新理念、新格局、新征程,又是一年“3·28”,中山市招商引资、招才引智盛会如期而至。中山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,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。时代的潮流,只会托举坚定者、奋进者、创新者,而将犹豫者、懈怠者、守旧者拍在浪底。今年的“3·28”投资经贸交流会和中山人才节,向海内外客商展示了“少年中山”勇立潮头开新局的决心,也再次吹响了重振虎威攻坚战的“集结号”。
“新理念”是招商引资理念的转变。中山吹响“打赢经济翻身仗、重振虎威、加快高质量崛起”冲锋号时,是对守旧思维的摒弃,也是对畏难心态的突破。近10到20年来,中山在基础设施建设、城市更新、大项目落地等不同程度上存在历史欠账,这意味着中山的发展必须连消带打,不仅要下功夫解决发展过缓问题,还要补历史欠账之课。这也决定了中山招商引资不能再走粗放发展的老路,必须优中选优,提高准入门槛。本届“3·28”活动重点围绕中山特色产业补链、强链、拓链的实际需求,引进重点招商项目72个,投资总额近450亿元,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6个,比如石药集团新药研发总部项目,将建设成为中国乃至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。又如,智芯光电生物模组总部制造基地项目,将在中山扩大指纹项目产能,同时启动摄像头项目,计划未来3年实现上市。从抢抓“双区驱动”重大历史机遇的角度看,中山必须与深圳以及湾区内其他城市保持相似水平。科创研发要素加快集聚,让重点优势产业和重点领域实现有效突破、转型升级,这也将决定中山未来经济版图的基本地位究竟是湾区西岸枢纽还是“边缘配角”。显然,中山有着当枢纽的决心。
“新格局”是“3+4”产业发展空间格局的形成。未来,岐江新城、火炬开发区、翠亨新区的3大平台将围绕城市中心而展开,从东部向中部拉开一个城市发展新中轴,成为提升城市吸引力的重大平台。中山北部产业园、西部产业园、中山科技创新园、中山南部新城等4个万亩级产业平台,将聚焦先进制造业,是打造中山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引擎。今年3月份以来,黄圃、三乡、阜沙、三角、东区、港口等镇街的重点项目陆续动工,作为“3·28”活动的前奏和预热。令人欣喜地看到,各镇街能够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,在融入构建重大产业平台上,找准了定位和抓手。如三乡镇全面对接南部新城,有序推进温泉片区建设,连片打造琅环湖科创园。黄圃镇京东电子商务产业园、维龙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贸供应链管理及结算中心项目,则是北部万亩重大产业平台的重要“拼图”,为检验检测、物流贸易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而在今天的“3·28”交流会上,作为中山发展主引擎的火炬开发区,成绩单更是亮眼:单个项目最高产值将达500亿元,为中山历届“3·28”项目产值之最;4个国家重磅平台同时入驻;中山首个千人规模硕博联合教育培养研究院落地....全新的重大产业平台,为中山全面“东承”珠江东岸产业,加快培育新兴支柱产业,提供了全新的平台载体,打开了全新的产业格局。
“新征程”是让企业有更好的未来。企业有未来,中山才有未来。项目引进来,能否留得住,未来能否做大做强,还得看营商环境,也就是城市的“软实力”。中山在这方面下了许多功夫,昨天,翠亨新区管委会推出一项优化营商环境的有效举措,新区“政策计算器”正式上线。已经或准备在新区扎根的企业或人才,只需在“翠政易”里输入自己的信息,小程序便能马上匹配出符合相应条件的政策,解决了企业和人才申请政策的诸多难题。翠亨新区落户投产企业鸿利达精密装备(中山)有限公司负责人在试用“政策计算器”后,由衷表示:“有了这样的小程序,政府扶持政策一览无余,申请也方便快捷,对企业来说是大好事。新区管委会确实很用心!”而这只是中山各镇街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中山全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,既对标广州、深圳、佛山、东莞政务服务最优水平,还对标国际政务最高标准,全面整改未达标的政务服务事项,最大限度释放企业活力。今年,中山还将制定《中山市优化营商环境办法》,显示了市委市政府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的决心。
越开放,越发展;越合作,越共赢。中山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,生态宜居宜业;交通四通八达,出行方便快捷;空间规划合理,发展前景广阔,未来大有可为。只要全市上下以“等不及”的紧迫感、“慢不得”的危机感和“坐不住”的责任感,抢抓重要机遇期,形成人人支持招商、人人服务招商的良好局面,必将吸引更多国内外投资兴业的有识之士落户中山,共谋发展、共创辉煌。
本台评论员:邝献武
编辑:杨启航
一审:张建伟
二审:叶倩儿
三审:林小军